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,守望什么?

 阅读    青少年 社会批判    2018-11-17

在小说的中译文当中,到处可见主人公爆粗口咒骂、对待事情反复无常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。当一开始阅读时,对这种叙述形式有一点抵触,这也不难理解,毕竟作为极其反叛的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思想鸿沟还是不小的。随着过程深入,如果把自己代入霍尔顿的角色中,去面对他面对的周围的人和事,我们会感叹这种对个性鲜明的青少年的心理刻画如此深刻。

社会背景

正如小说译本的序言中所说,二战之后的美国社会财富经过积累,美国人拥有了充实的物质生活。但是,由于在国际上的冷战态度、国内的异议镇压,导致人们精神生活趋于黑暗。在一些当代史学家口中的“静寂的五十年代”中,以霍尔顿为典型代表的青年人,以自己的方式来反抗这种社会环境。虽然不认真学习,粗鲁,颓废,没落,但是在心底里是有对这个社会的虚假的无声批判,和对美好而充实、纯正的未来的憧憬。塞林格通过对主人公心理的极致刻画,引起了当时社会青年的广泛共鸣。

同样是五六十年代,界面文化在《斯坦·李和他的漫威爱将:为何人人都爱蜘蛛侠》中提到,二战中大量男性参军奔赴前线,职场女性开始大量出现的情况挑战了传统男性的权威。因此,战后为了重塑男性特权,通过“男主外、女主内”的共识影响到整个社会。而这种文化共识,反过来让社会男性小心翼翼地迎合社会标准与强迫个体认同,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和正统规范。DC漫画中的高于现实的超级英雄人物及其容易地满足了这样的条件。而漫威的蜘蛛侠更多地从理想化的超级英雄中剥离,通过平凡的出身、不那么完美的性格、以及自我的反思与成长,让当时社会的青少年产生了身份认同。

守望

小说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,以作者塞林格成长中所就读的军事学校为背景。因此,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,而借由霍尔顿想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,塞林格大概也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理想吧。

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。几千几万个小孩子,附近没有一个人——没有一个大人,我是说——除了我。我呢,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。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,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上奔来,我就把他捉住——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,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,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,把他们捉住。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。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。

这几千几万个孩子自然指代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的青少年群体,他们会不断成长,但是在成长过程中,需要有人始终提醒他们不要陷入了物质生活的腐化当中。而“我”作为一个大人,作为一个看透了虚伪、堕落的社会并心怀不满的人,在这块麦田里充当了提醒者的角色,一如这本小说警醒着当世之人。

现实如Grace Palladino在《青少年:一段美国历史》中所说,“青少年”这个群体得益于公里学校以及教育体系的扩张,持续地再塑造着美国文化,影响着语言、音乐、衣着等方方面面。并且,在六十年代的冷战格局中,它们对政治事件诸如越南战争的态度也改变了人们对于权威的回应。